目前分類:藝術 (4)
- Mar 09 Thu 2006 05:11
「台灣精品」廣告
- Nov 04 Fri 2005 03:02
[名言錄]
「沒有妳的允許,誰都不能讓妳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美國前第一夫人,艾琳娜.羅斯福
--------------------------------------------------------------------------------------
「魅力有一半是與生俱來,另一半則是別人怎麼看妳。」
法國女星,蘇菲亞.羅蘭
---------------------------------------------------------------------------------------
「在我看來,『女人是弱者』這句話應該是某位女性
為了要讓那位她準備征服的男性失去戒心而捏造出來的。」
美國詩人,奧登.納許
----------------------------------------------------------------------------------------
「換上新裝並不等於優雅。」
可可.香奈兒
-----
- Nov 01 Tue 2005 04:05
蛇為什麼要一直蛻皮?
這應該要放在書本類。
最近看了宮部美幸的「火車」。
推理小說真的有魔力,會讓你一直身陷其中,
看完了這個段落,捨不得放下,很想知道接下來是不是多了其他線索。
會想要看宮部的書,是因為大學同學大力推薦她的「模仿犯」跟「火車」。
無奈圖書館預借「模仿犯」的人大概排序到第八號了吧,
先從「火車」下手。
書裡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是講到…蛇為什麼要蛻皮?
當然是要冬眠,大家都這麼想著。
但裡面的一個小故事卻是認為,
「蛇之所以要一直蛻皮,是因為他一直認為自己會長出腳來。」
因為一直懷抱著希望,覺得再下一次就會有腳了吧,所以不斷努力,
想在下一次褪下皮後,就看到自己的腳。
沒有人可以說,蛇長腳究竟是好或不好,他自己或許也不懂吧,不過,這就是他的希望。
我們…其實也都傻傻地抱持某種希望,
想得到某個夢想的實現,所以我們一直蛻皮,一直衝著。
的確是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們,這個夢想適不適合我們去做,
但,人因夢想而偉大吧!
即使屬於我們的這雙腳,並不是我們所想的樣子,
努力的過程,可能是一輩子都無法忘卻的。
他讓我們看見,作夢的可能、付諸實踐的能力。
盡力蛻皮吧!
- Sep 28 Wed 2005 06:08
達利--超現實主義的巨擘
一直為超現實主義所深深著迷,尤其是達利的作品,每每令我難以忘懷。
最近把相簿跟blog、個人資料的圖都換成了夢幻的達利,算是小小致敬一番,
他的作品中所蘊含的創意和敢於創新的勇氣、所表達出的潛意識,
讓我對這個人,實在充滿興趣。
當然更不能忘記的是他和妻子加拉之間的愛情故事,
加拉的臉不斷出現在他的畫作裡,聖母的臉常都是以加拉作為藍本。
或許被當世視為離經叛道的達利,畫出了後世難以企及的超現實風格,
軟鐘(『記憶的堅持』)此作,便是經典之一。
夢境、幻想、預感,都可以入畫,躍然紙上。
在妻子死後,失去了創作靈感,不多久也離世。
「夢」(Dream Caused by the Flight of a Bee Around a Pomegranate One
Second Before Waking Up, 1944)
在網路上找到了關於他的介紹:
達利(Salvador Dali)1904-1989
達利是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在生之時,以奇裝異服和古怪行為聞名於世。他出生於西班牙東北部的
小鎮費格拉斯,父親是一位律師,對藝術有濃厚的興趣,因此對兒子熱愛繪畫的態度給予百分之百的支
持。
他多采多姿的一生與他深奧、超現實的繪畫一樣,驚人視聽、動人耳目!他曾宣稱『我是天才,我沒有死亡
的權利,我將永遠不會離開人間』。他鑽研魔幻寫實的技巧,重新詮釋神、宗教、文學,並以弗洛伊德的心
理學,挖掘人性 的深層世界。
達利對於藝術工作非常著迷,他經常從清晨就坐在他的畫架前面,沒有間斷的工作直到深夜。當已經沒
有人的深夜時刻,他的工作室還透著亮光。更有甚者,他還可以找得到時間、精力和胃口來寫書,為影
片設計、下棋、結交新朋友,維持舊友誼,開展覽、為他在費格拉斯的達利美術館操心、工作。達利說
他是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工作,特別是深夜臨睡前的一刻中,往往是他意念湧現的最佳時刻,夢幻的、奇
異的和乖誕的影像,具有相當預言性 ,讓他永遠忘不了。
藝評家摩賽指出,我認為達利是變亂時代的先知,極權統治往往能使繪畫的內容或技巧等具有生命力的
組織要素窒息而死,而他往往能擊碎這個障礙。達利在一九二九年參加超現實主義運動 以來,給予藝術
界極大的影響。他的創作理念,是從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依德的潛意識和偏執狂的批判方法發展而來的。
------------------------------------------------------------------------------------
5月11日生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Cataluña)的費格拉斯(Figueras)13歲開始拜師學畫,次年就已展露
頭角。
1922年
進入馬德里的皇家美術學院,因不欣賞教授的教法,而經常翹課進入普拉多美術館裏研究幾位大師的畫
作。後來因為反對選任一位藝術家為教授而發動學生示威遊行,被學院開除。之後還曾涉及政治而被關
了35天。此時回到家鄉就開始不眠不休的作畫,嘗試古典派、立體派、點描派的作品,而打下了繪畫的
基礎。
1925年
在巴塞隆納舉辦了第一次個展,隔年首次到巴黎目睹了超現實主義的畫風,發現與他的精神相吻合,而
有了很大的改變。
1929年
與父親決裂,而和未婚妻卡拉(Gala)定居在Portlligat的小漁村。達利常說:「我愛卡拉勝過一切!」
卡拉是他的模特兒,也是他創作靈感的泉源。
1932年
達利首次參加美國舉辦的超現實畫展,開始有人經常性的收購及收藏他的作品。
1934年
與超現實主義之父荷東意見分歧決裂,而讓達利回復到古典主義的神秘階段。
1939年
繼德國占領西班牙之後,第二次到美國,待了八年,成為最受歡迎的畫家之一,不僅參加了希區考克電
影的製作場景及舞台設計,還出了兩本自傳小說(薩爾瓦多.達利)的內心生活,聲名高漲。
1948年
衣錦榮歸的回到西班牙。
1960年
費格拉斯市長答應將荒廢多年的劇院捐給達利作為畫作博物館。
1974年
達利劇場博物館(Teatro-Museo Dalí)開幕。
1976年
達利結合了不同的畫風,畫了一幅卡拉注視地中海,而在廿公尺外觀賞竟變成一幅林肯畫像。
1979年
達利已經75歲,身體狀況漸走下坡,尤其是在卡拉死後,更是鬱抑,有次為了闡述大災難的意念,竟引
起火災,差點奪去性命。
1983年
完成了最後一幅畫作「燕子的尾巴」。
1989年
達利死後將其全部之遺產及遺作捐給西班牙政府。
--
資料來源:http://myweb.hinet.net/home7/recle/main.html
這裡也有很多資料:http://life.fhl.net/Art/psycho/dali.htm